Search

【Me Time】

最近很久沒有在專頁上說話,正確來說是花在網路上的時間本身減...

  • Share this:

【Me Time】

最近很久沒有在專頁上說話,正確來說是花在網路上的時間本身減少了很多。

契機應該是去年底開始一週起碼兩次的健身課程,從課前暖身拉筋到上完課去淋浴梳洗,大概每次有兩小時左右的時間,我都是完全物理上跟手機分離,只專注在眼前的訓練,跟自己的身體。

當然已經滑手機成癮的人如我,還是會迫不及待的在吹完頭髮的瞬間急忙打開置物櫃撈出手機看通知,確保我還跟外界保持連結,沒有漏接任何一個訊息。

但漸漸地我也發現,其實暫時不看手機兩小時,通常也沒什麼要緊的。把手機鎖進置物櫃對我而言的意義從中斷跟外界連結的不安,漸漸地轉變成一種拿回跟自己相處的時間的寧靜跟自信。

我可以做到在兩小時的時間裡,完全只專注在我自己。

這件事奇妙地讓我感到被療癒,也長出了對自己的信心。

日文所謂的「自分と向き合う」,我其實一直都找不出貼切的中文對譯。不只是「面對自己」,還包含了梳理、正視自己身心的現狀,然後好好地承接住當下不管是處於正面或負面狀態的自己。

不看手機,只專注在訓練。一開始只是享受這種除了自己之外什麼都不想(正確來說是無法分心去想,畢竟光是要跟上就已經萬分吃力)的感覺,但隨著身體習慣訓練的強度,慢慢地有餘裕去感受自己身體今天疲勞的程度,某個動作比起上一次能負荷得多或少,哪個部位伸展時特別柔韌,哪個部位又特別疼痛。

一開始只是被迫專注,後來倒真的慢慢可以具體感受到自己身體除了數字之外細微的變化。也因此覺得身體真的很神奇又很誠實。原本做不到的,只要好好地、持續地練習,突然有一天就發現進步了、可以了。

真的都是很細微的小事,可是卻覺得好踏實,也很自然地會想稱讚自己的努力。活了這麼多年,可能是第一次我這麼認真地對待並肯定自己的身體。

沒想到只是健個身,卻意外地連精神都安定強壯了起來,也算是個撿到的收穫。可能從維持良好身心狀態的觀點來看,人真的還是多少需要完全屬於自己、能專注在自己身上的時間吧?

現在發現好像有點晚,但好像又不嫌太晚✌️


Tags:

About author
大學念日文系,開始工作以來一直都在跟日本人打交道,因緣際會跟一個日本人結了婚。 雖然在東京生活,但依然跟住在台北的時候一樣不太分得清東西南北,所幸路痴症頭拜智慧型手機的各式地圖APP所賜有減緩趨勢。 不太知道東京哪裡好吃好看好玩好買,不過在周遭都是日本人的夾縫中求生存的技能倒是學會了一些。 來過無數次,但真正開始生活以後還是有新體會。無法從觀光角度介紹東京,但或許可以開啟讀懂日本人神秘內心世界的小門(?) 每天一點,時間與細節堆疊出我的,東京小日子。
外籍新娘在日生活實錄與碎唸。 過去是日商OL。2015年春天搬到東京,當了一年多主婦實習生後義無反顧(?)跳入傳說中很恐怖的日本職場。正在親身實驗傳說的可信度有多高。
View all posts